摘要目前上海便利店有三股力量:外资便利店、内资便利店与传统杂货店。上海本土便利店当前所面临的唯一问题,不是租金不是成本不是人才不是电商,更不是外资的强势推进,而是自身正在丧失求知欲与上进心。

2004年4月,由顶新(开曼岛)控股有限公司、台湾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日本FamilyMart株式会社、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以及大陆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家公司共同投资的上海福满家便利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其后,原来开设在上海的“全佳”全部更名为“全家”(FamilyMart),并计划三年内在上海开300家,五年内在华东地区开1000家。
2009年4月30日,统一集团旗下的7-Eleven在上海四店同开,对上海便利店行业的心理影响要大于实际影响。尽管当时上海便利店的海外品牌门店数仅占13%,本土品牌具有绝对的“地盘优势”,但仍有不少人认为:中国台湾的7-Eleven进入上海会造成便利店的重新洗牌。当时我认为:便利店尽管贴身竞争,实则还没有开始真正的竞争。
12年以后的今天,……
这篇文章发布很久了,已经被归档请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