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汽车后市场的实际规模在萎缩;二、天然生态,何须平台;三、垂直细分将会形成第一梯队;四、补贴是穿肠毒药;五、爱恨情仇投资人;六、关于大数据;七、热爱是成功之本。

罗胖的跨年演讲,带来了一场自媒体界的狂欢。4个小时的视频,我看了不下5遍。除了记住两个尿点,也引发了更多对于2016年一些的新思考和期待。随着汽车后市场第一季在2015年落下帷幕,我从中总结了一些观点,与即将走上第二季的团队分享,共勉之。
一、汽车后市场的实际规模在萎缩
这是我的第一个判断。2015年之前的二十年,汽修一直是非常赚钱的行业,对于懂行的老板无异于一台疯狂的印钞机。他们主要的利润组成:高额的维修费、副厂当原厂件销售的巨额利差、骗保。2015年是一个巨变的市场环境,资本进入、公车改革和保费改革,这蛇打七寸,直插汽修厂的心脏。
2014年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大概在7000亿元,2015年我测算的真实规模大概只在420……
这篇文章发布很久了,已经被归档请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