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有两篇关于O2O的文章在网上比较火热:一个是《华东O2O项目死亡名单》,一个是《熊管家创始人高涛自述:如何用”慢”公司逻辑做上门O2O”快”公司》。虽然《华东O2O项目死亡名单》文章内容中(社区O2O部分)存在明显的抄袭迹象,但O2O项目生死的话题确实值得关注,死亡名单上的O2O项目之所以会死亡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而熊管家创始人自述的文章,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思O2O企业应该怎么活下去。从互联网到线下,高纬进入低纬,貌似很容易,实则O2O市场有非常多的暗坑。
发展速度问题、服务品质问题、市场竞争问题、产业链整合问题,对于O2O来说有太多的执行问题需要仔细斟酌了。越是热闹的时候,越应该反思如何走通O2O的发展逻辑问题,因为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可能就会上了死亡名单。只有先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后,才能进一步的去谋求发展壮大,不然就像名单上有些已经做的还不错了,但最后还是可能死亡。
O2O项目的“非标扩张”一直都是行业性的瓶颈难题,基本功不扎实的话容易遗留隐患问题,这两天有两个洗衣O2O案例很好的诠释了O2O项目基础问题的重要性。
洗衣O2O快速扩张与慢工细活的两种结果
洗衣O2O做的最早、规模最大的莫过于e袋洗了,但这两天又有媒体曝光“e袋洗……
这篇文章发布很久了,已经被归档请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