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QUENOM:基因检测商业化操作背后的三大陷阱

摘要 商业化带来了标准化操作、量增以及支付方进场,但同时也面临着不断走低的支付价格,与上一点中谈到的一样,如果市场蛋糕整体无法快速增量,那么最终价格被支付方压低的速度可能超过量增的速度,从而导致收入进一步下降。
SEQUENOM:基因检测商业化操作背后的三大陷阱 图片来自“123rf.com.cn”

Sequenom是国外基因测序中游企业的代表案例。这家公司的核心业务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NIPT),2015年的检测样本数量是18万例,最主流的产品是用于唐氏筛查的MaterniT21。从Sequenom的发展情况来看,NIPT的发展有这样三个特点。

支付方进场压低价格

在美国用于高危产妇唐筛的无创产前检测已经广泛被商业保险和联邦政府保险认可。Sequenom在披露2015年财报的时候曾表示其75%的检测服务是由保险支付的,不过,随着保险支付覆盖的增加,价格也在快速下降。2015年第四季度,保险支付Sequenom服务的平均价格是每项检测……

这篇文章发布很久了,已经被归档请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点赞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