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模式正在国内一二线城市悄然流行,已然成为日渐火爆并且得到BAT三巨头参与布局的产业。背靠腾讯的滴滴与阿里支持的快的合并后,滴滴推出“顺风车”,快的推出“一号快车”,百度在投资了Uber之后,又在近日相继投资了51用车和天天用车。据网消息,51用车获得由百度领投,红杉资本及其它机构联合投资的C轮融资;与此同时,天天用车也宣布获得C轮融资,同样是由百度领投,红杉资本跟投。在整个拼车O2O市场中,2014年AA拼车、爱拼车、嘀嗒拼车都已完成了不错的融资。
拼车市场热钱涌入,且看巨头背后的博弈逻辑
拼车O2O市场主打共享经济,优化交通资源配置的用车理念,和出租车、专车有着本质意义上的不同。之前的滴滴和快的只是改变了人们打出租车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拼车O2O市场上,车主基本不以营利为目的,乘客比较敏感价格区间,且乘客主要需求不在于即时出行,而是计划出行。拼车费用只能是摊薄司机和乘客的出行成本,司机并不存在盈利生财的可能。那么巨头争先恐后投资的背后究竟存在怎样的逻辑?
一、抢占出行市场丰富的流量资源。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凸显,环境问题的愈发严峻,绿色出行理念的……
这篇文章发布很久了,已经被归档请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