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劣借鉴好莱坞,中国电影“保底发行”前途黯淡

摘要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世界电影票房第二的中国,这里的电影保底发行是怎么做的。啊,不是我偷懒,但实在是很简单就可以概括,那就是“票房买卖”。
拙劣借鉴好莱坞,中国电影“保底发行”前途黯淡

今年暑期档的电影总票房创下了2013年以来同比增长的最低记录,各种影评人的专栏里更是对烂片们一片喊打喊杀之声,但是,在这口碑与票房双双黯淡的画面下,《绝地逃亡》《致青春2》《夏有乔木》《封神传奇》《盗墓笔记》的制片方居然都赚钱了。

这就是“保底发行”的神奇功效。

国内电影的保底发行在《西游降魔篇》成功试水后,这两年渐渐流行起来。初闻保底发行,都以为是借鉴了好莱坞的那一套,结果仔细一观察,才发现借鉴的大致只有保底这个词而已。

美国的电影融资和完片担保

拍电影很贵,即使对于好莱坞而言,更别提一些独立电影公司。所以美国的电影制片界一直致力于到处找钱。对于财主而言,参与电影融资的方式很多,根据参与性质和回报方式的不同,可以简单粗暴地分为两大类: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这篇文章发布很久了,已经被归档请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点赞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