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震: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在各个国家的不同演绎

摘要黄震认为,无论是西方的“监管沙盒”,还是中国的“柔性监管”,都是基于承认和顺应“变”这一永恒不变的主题,兼顾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而提出的监管思路,在“变”中寻求效率与安全的平衡。
黄震: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在各个国家的不同演绎

黄震教授,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对互联网金融有着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2016年6月25日,黄震将参加2016互联网金融新面貌大会。

最近,“监管沙盒”这个词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极大的关注。上上周,黄震互联网金融也跟大家分享了“监管沙盒”与中国的“柔性监管”的相似之处,黄震认为,无论是西方的“监管沙盒”,还是中国的“柔性监管”,都是基于承认和顺应“变”这一永恒不变的主题,兼顾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而提出的监管思路,在“变”中寻求效率与安全的平衡。

其他国家有没有提到监管沙盒?都有哪些动态呢?

英国“监管沙箱”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提出“监管沙箱”(regulatorysandbox)项目。英国政府支……

这篇文章发布很久了,已经被归档请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点赞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