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寡头化、平台化是互联网出行的终极形态,而幕后隐然站队的BAT加剧了这种趋势,“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的草莽式出行江湖即将奏响华丽挽歌。

不管经济学理论如何诠释垄断的必然性,寡头的形象仍不如冯小刚一句“还有谁?”来得传神,共享经济让流量、需求和供给的百川归流成为大趋势,当Airbnb和Uber横扫欧美的时候,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格局已然注定。
但在中国,谁有资格成为寡头,还是个问题!
靠打车发家的滴滴和快的算是最早的双寡头,虽然烧钱之猛让幕后金主心头淌血,但砸出来的订单货真价实,所以当两个小伙伴被撮合到一起时,所有人都以为躺着赚钱的时候到了,然而Uber的加入让故事立刻回到原点,这就引出一个问题:
C2C双寡头格局成立吗?
在互联网时代前,双寡头的格局通常很稳定,因为很容易通过共谋或默契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也有古诺模型、纳什均衡之类的理论支撑,但这不是共享C2C的逻辑,AMD和Inter能愉快玩耍,滴滴和Ube……
这篇文章发布很久了,已经被归档请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