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投融资创业,并购重组,还是破产清算与无形资产作价,估值是一个所有参与者都绕不开的话题,也是自由市场经济里的一个核心问题,既有学术性也有实战性。除去各种艰深的学术著作外,各种关于估值的文章在自媒体上层出不穷,但是看多了,感觉总是隔靴搔痒,因为,没有一个创业者能从这些巴掌大的文章里真正学会估值,不能总靠几篇为了抓眼球“捞干货”而以偏概全的碎片去耍小聪明。
![[深度]投资人是如何估值一个企业的?万达信息的财务报表和预测模型](http://img01.o2oteam.com/wp-content/uploads/2016/03/ffaf8dff-4bf6-43ee-81e7-36fe1b0dfb9f.jpg)
估值是一门需要长期专研的学问,需要依托深厚的知识和实战经验。它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许多投行分析师赖以生存的手艺。
我曾经也写过一系列关于估值的案例文章,但从大量读者交流中发现,面对很多具体问题可操作性不足。于是,我想通过真实案例,逼迫自己更深入地学习经济学理论,数学模型,概率情景分析和探讨实战案例,可以将晦涩的理论,通过还原和预测真实市场上还在成长并继续发展的代表性公司,让读者一步一步了解估值理论推导过程,市场化的思维方式和其中的矛盾冲突,甚至错误。我还要强调的是,本……
这篇文章发布很久了,已经被归档请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