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众筹的三大模式:营销,理财和情怀

摘要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步由住房短缺时代走向升级改善时代,销售难、去化慢、退房率高、客户满足度低等“并发症”让房企的生存质量大幅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危机意识强的房企(万科、远洋、当代、万通等)纷搞起了众筹。
房产众筹的三大模式:营销,理财和情怀

评选2014年互联网经济热词,众筹绝对上榜。如果90后感兴趣的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间咖啡屋、一辆自行车,80后或许更容易被房产打动。

从个人集资建房到房产众筹

早十年以前,房产众筹就开始了,那时叫“个人集资建房”。2003年,30岁的于凌罡就在北京通过互联网发起集资建房,得到网友的热烈响应。其后,赵智强在温州、王华在郑州先后发起集资建房,在当时引起广泛关注。最终,只有赵智强的项目在历经9年半坎坷之后获得成功。

回过头来看,个人集资建房是屌丝的自救行为。房地产开发是件专业的事儿,从拿地的主体资格(诸如:注册资本1000万、开发资质、各类专业人员的配置要求等),到规划、设计、施工,数百名各自有班要上的非专业人士根本无法应对。

那……

这篇文章发布很久了,已经被归档请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点赞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