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能还是过度营销?消费级基因检测野蛮生长
一些市场评估机构提出了“基因检测市场万亿产值”的规模,但是在政府监管缺失的大背景之下,属于商业与医疗交叉范畴的消费级基因市场,仍处于“野蛮生长期”。
一些市场评估机构提出了“基因检测市场万亿产值”的规模,但是在政府监管缺失的大背景之下,属于商业与医疗交叉范畴的消费级基因市场,仍处于“野蛮生长期”。
据预测,中国的基因测序产业2012-2017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0%-25%。从产业链的角度,企业在试图打破上游测序仪设备的垄断局面;在壁垒较高的数据库建立方面,中国也正加紧布局。
热点事件:①智因东方发布全球首家遗传病大数据精准诊断技术体系;②汪建:精准医学和以精准预防为主的新的医学将取代传统医学;③Illumina公司CEO访华,重视中国市场;④消费级基因检测受关注……
目前受众对于消费级基因检测的认知度很低,这种受众认知层面的缺失是整个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不成熟的直接表现。而市场不成熟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监管层面以及支付方的缺位。我国消费级基因检测存在哪些问题?又应如何完善呢?
①23andMe个人基因检测产品获得FDA批准;②沃森:期待治愈癌症;③南科大乐土精准医学研究院成立;④云健康基因:NovaSeq 6000首次运行调试,比HiSeq X10更快;⑤詹启敏:中国医学技术的七大突破点。
阅读本文你将了解到:市面上一些基因检测产品,将会直接影响到终端的学生家长、老年人和病患,这样的基因检测到底靠不靠谱?它科学吗?当下国内基因检测市场现状如何?消费级基因检测未来前景怎样?
基因科技头条榜:①卢煜明:从一次煮面,偶然发明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方法;②美年大健康2016年报披露:基因检测业务是重点布局之一;③碳云智能推出“精准辟谷”;④安诺优达发布测序仪及试剂盒产品;⑤瑞普基因发布新产品。
商业化带来了标准化操作、量增以及支付方进场,但同时也面临着不断走低的支付价格,与上一点中谈到的一样,如果市场蛋糕整体无法快速增量,那么最终价格被支付方压低的速度可能超过量增的速度,从而导致收入进一步下降。
五花八门的基因测序项目靠谱吗?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中心主任李涛说,基因检测技术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基因检测公司的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标准等都是空白,不少机构存在夸大检测功能、误导消费者等问题。
3月21日下午,安诺优达在北京召开新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其近日获批的测序仪及试剂盒。2016年安诺优达营收4亿元。陈重建向记者介绍,其NIPT业务占比六成左右。从下游测序服务,安诺优达已经完成了产业链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