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缠身,危机重重,傲慢的Uber开始变乖了吗?
Uber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很难确切地用金钱计算这些混乱对Uber的品牌伤害有多大。可以明确的是,Uber已经从媒体报道宠儿转变为恶棍,而其创始人卡兰尼克傲慢又极具攻击性,浑不吝的个性声名远播,几乎扮演了同谋的角色。
Uber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很难确切地用金钱计算这些混乱对Uber的品牌伤害有多大。可以明确的是,Uber已经从媒体报道宠儿转变为恶棍,而其创始人卡兰尼克傲慢又极具攻击性,浑不吝的个性声名远播,几乎扮演了同谋的角色。
今日看点:①麻省理工学院新成果:成功测试3D打印塑料火箭发动机;②广州发布首个共享汽车行业服务规范;③乐视高管:上市公司资金充沛,乐视影业无独立IPO计划;④顺丰快递进军彩票业;⑤万科与小米合作建房系员工误读。
近两年,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随着互联网巨头的介入和有利政策的催化,互联网汽车的呼声越来越高。语音,手写以及手势识别等等最新的技术进步正在不断的被纳入车内。
分时租赁要想实现盈利需要规模化运营,它不同于共享单车能一触即发,共享汽车的投入规模更浩大,无论是车辆购买,车桩建设还是智能网络平台的搭建都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形成规模需要较长的发展周期。
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汽车也进入市场。虽然现在还没有共享单车那么大规模的投放,满大街随处可见,但也慢慢的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但共享汽车看着似乎很美。但现实中,众多的问题在慢慢的浮现。
身处运营一线的企业表示,共享汽车的发展还存在不少羁绊。共享汽车发展难在:①首先是“重资产运营”的商业模式;②用户使用习惯尚未养成带来了运营者的教育成本;③运营执照的审批;④紧张的停车资源也困扰着共享汽车平台。
最近,一种新兴的出行方式“共享汽车”继共享单车在一些城市风靡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下单租用共享汽车,随叫随走,而租车费用却比城市出租车的运价还便宜。但共享汽车风靡的同时,其带来的信任问题也不容小觑。
在二手车全国流通的理想条件下,个人的车源能够发挥跨区域流通的最大效能,通过电商平台亦或是第三方服务平台,技术和价值得到共享和延续。正因为此,有人把二手车行业定义为共享经济的新战场。
各地招式各异:北京分时租赁费用按车改标准给予补贴;上海网点覆盖6大交通枢纽;重庆未来3年市场规模近400亿;杭州打造分时租赁样板项目;广州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价格优势明显;成都3到5年运营车辆达到10000辆……
共享汽车领域是个规模经济,市场规模如网点覆盖密度、运营的车辆数量与企业运营成本成反比。目前汽车共享企业基本处于全线亏损状态。友友用车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净亏损1417万元,负债217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