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未来十年人工智能会带动中国真正成为全球的经济领袖。而这个确定的预期又会推动中国的投资和消费,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因此中国经济的崛起是势不可挡的
未来十年人工智能会带动中国真正成为全球的经济领袖。而这个确定的预期又会推动中国的投资和消费,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因此中国经济的崛起是势不可挡的
当物流“互联网+”成为常态后,平台和数据不仅让物流市场更透明和阳光,也更让企业的内部运营管理更加透明和高效,灰色地运输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上从需求侧转到了供给侧,其实质变成了企业间物流供应链效率和价值交付体验之间的竞争。
郭戈平的实践汇报:一、发挥行业创新引领作用,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谋发展;二、主动调整零供关系扩消费,抓关键环节提升质量安全水平;三、搭建行业商品数据共享平台提升效率,扶持中小生产企业以质量换市场。
3月2日现场消息,万达集团与中国银联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启动仪式,会上了解到,两家将联手打造消费场景全渠道“实体云服务”,共同优化供给侧服务,助力实体商业转型升级,为消费者带来覆盖各类生活场景的消费新体验。
从文化消费的角度看,现在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特别渴望。在供给和需求两者的矛盾中,供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次,消费终端在变化。如今文化消费提速,但文化生产还停留在半工业化状态,要把生产和消费联系在一起,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朱江认为,在经济环境下行,特别是用人单位开始抛弃重人力的情况下,寻求外部人力帮助将是常态,特别是对于大公司而言,外包能解决地推团队过重的问题。
10月28日,在达晨2016年经济论坛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奉献了精彩的演讲。主要内容:①L型增长是如何产生的?②如何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③微观经济为什么更有机会?④有哪些流行却似是而非的概念?
回到2014年初,“共享经济”这个词对于中国是一个完完全全陌生的概念。住的共享Airbnb和车的共享Uber在美国刚刚兴起,共享经济在全世界范围都是一个刚刚开始流行的新的概念。
中国文化产业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供给侧。从微观来说,文化产业是一个供给制造需求的行业。市场经济条件下,实际交易最终取决于市场上能够供给什么样的商品。因此,研究中国文化市场,我们应当着重从文化供给着眼。
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把传统零售颠覆,电商与实体店的竞争一直没停过,2015年服装行业实体店关店潮仍余波未了。2016年,供给侧改革、互联网+、匠心精神的出现,结合科技,纷纷玩出新玩法,且看看各家如何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