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分时租赁”,重在场景与数据
①分时租赁的最有价值的地方不是用车服务,而是行业串联和数据复利;②云和大数据也是出行类平台最有价值的部分;③对分时租赁最初的场景选择很可能决定你能走多远
①分时租赁的最有价值的地方不是用车服务,而是行业串联和数据复利;②云和大数据也是出行类平台最有价值的部分;③对分时租赁最初的场景选择很可能决定你能走多远
在发布会上,他指出了一些玩家用不法手段,破坏市场规则。他呼吁,在行业内,现有的玩家应该具备责任感,公平竞争,杜绝恶性竞争行为发生,努力建立行业秩序。
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分时租赁作为一大风口备受关注,伴随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物联网市场的扩张,或许超越平台,打造产业链生态才是分时租赁想要布的局。
共享篮球项目“猪了个球”在近日已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马笛儿投资。本次融资主要用于加快球场铺设,升级优化后端管理系统及新一代产品的开发。
在共享经济的浪潮中,面临交通拥堵、停车难、雾霾笼罩、油价居高不下生活成本高的压力,继共享打车、共享单车后,共享汽车应运而生,肩负智慧环保出行的共享汽车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引领智慧出行市场呢?
分时租赁要想实现盈利需要规模化运营,它不同于共享单车能一触即发,共享汽车的投入规模更浩大,无论是车辆购买,车桩建设还是智能网络平台的搭建都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形成规模需要较长的发展周期。
近日盼达用车称,他们在杭州的分时租赁业务实现了盈利。到底这家企业通过哪些手段克服了分时租赁企业们所面临的困难?究竟盼达用车与行业竞品存在哪些不同?在日前的一次调研中,汽车的上述问题得到了一些答案。
4月20日首发消息,车位共享平台“有车位”正式宣布获得由戈壁创投领投的1200万元A轮融资,创始人徐珂表示,“有车位将会在国内成功复制日本最大停车类企业PARK24的成功经验,力推无人化概念,整合碎片化城市空间资源”。
身处运营一线的企业表示,共享汽车的发展还存在不少羁绊。共享汽车发展难在:①首先是“重资产运营”的商业模式;②用户使用习惯尚未养成带来了运营者的教育成本;③运营执照的审批;④紧张的停车资源也困扰着共享汽车平台。
各地招式各异:北京分时租赁费用按车改标准给予补贴;上海网点覆盖6大交通枢纽;重庆未来3年市场规模近400亿;杭州打造分时租赁样板项目;广州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价格优势明显;成都3到5年运营车辆达到1000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