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冬北京奥会筹办之势,冰雪产业呈现直线升温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对滑雪产额产生直接的影响,但距离3亿人上冰雪的目标还是有差距的。目前全国有600多家滑雪场,北京周边有超过20家雪场。眼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冬奥会契机下分得更大市场蛋糕,就必须启动新的思路。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对滑雪产额产生直接的影响,但距离3亿人上冰雪的目标还是有差距的。目前全国有600多家滑雪场,北京周边有超过20家雪场。眼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冬奥会契机下分得更大市场蛋糕,就必须启动新的思路。
冬奥会将带动中国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到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2025年将超过万亿元。“冷资源”变身“热产业”,新老玩家们如何重塑竞争力,在不同的维度下实现产业突破与升级?
文中摘要:1)国家队的梯队建设正在形成,应该不会再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2)冰壶运动的特殊之处在于,这个项目的运动寿命特别长;3)滑雪运动虽然发展很快,但短期内对提高竞技水平帮助不大······
有市场就会有商机,各大马术俱乐部纷纷相应推出冬、夏令营,并不定期举行与国外马术俱乐部的交流活动。家长视马术为孩子们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成人自身则将其作为健身、减压、社交平台。
其实高山滑雪是滑雪项目中最基础的、与大众爱好者最接近的项目;一个爱好者开始接触滑雪无不从速降开始,在掌握了基础动作之后最先尝试的就是高山速降,也就是所谓的高级道。像自由式空中技巧这类高难度的项目在大众中很难开展。
12月4日,王健林在“第七届财新峰会暨第二届中国体育产业论坛”上发表演讲,他认为“全世界拉动旅游最好的方式就是体育赛事”。旅游与体育的融合步伐已经越走越快,冰雪运动作为冬季特色运动项目,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已经走上轨道。
2016年是北京申冬奥成功的第二年,对于2015年成立的滑雪助手来说也一样。一年的时间里,在政策扶持和资本的关注下,中国的冰雪产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又是一年雪季来到,球叔和他的滑雪助手在做什么?
中国滑雪产业刚刚起步,雪时网、GOSKI、滑雪族和滑雪助手先后获得融资。国内的滑雪产业前景广阔,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未来滑雪产业这块蛋糕如何分配?滑雪产业的巨头是否会从以上这四家公司产生呢?
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在演讲中认为,中国的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依然存在着一定的投资机会。而随着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我国的冰雪产业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此次合作双方将依托信息流和技术端,为雪场带来客源市场定位、旅游市场细分、旅游营销诊断、项目可行性推演的支持,在O2O落地与互联网+产业升级上提供更大支持,滑雪族还将开展滑雪赛事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