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天使轮融资1亿元的叮咚小区吗?它还活着!
2014年3月,叮咚小区上线;5月,叮咚小区获得1亿元天使投资并进军北京市场;10月,叮咚小区被传裁员及资金链断裂,回应正在转型;2015年1月,叮咚小区二次裁员,联合创始人离职。2016年,叮咚小区回归。
2014年3月,叮咚小区上线;5月,叮咚小区获得1亿元天使投资并进军北京市场;10月,叮咚小区被传裁员及资金链断裂,回应正在转型;2015年1月,叮咚小区二次裁员,联合创始人离职。2016年,叮咚小区回归。
社区O2O企业往往沿用占领某一地域,在这一地域发展商家、客户,抵御竞争对手进入的模式。其实这不是错误的,错的是只‘圈地’,没有‘运动’,即只占领了地域,没有进行深入的发展。
在滚滚的创业洪流中,如果有人跟你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想你未必会觉得好受,因为砸出去的真金白银早已覆水难收。O2O在经历了资本寒冬之后,沉寂了许久,O2O之所以变得不再激进是因为资本环境的整体遇冷,越来
临界点是在你的商业模式小范围验证无误后,才可以有大量资金注入,以求快速达到并超过临界点,在商业模式还没有走通前,任何的“当下不盈利”都是忽悠。
仅仅是线下服务的“互联网+”,显然不够,如何差异化服务,提供不一样的O2O服务体验,或许是活下来最好的理由。别拿高频低频瞎忽悠,让O2O们死个明白!
随着叮咚小区、顺丰嘿店、社区001等平台相继出现问题之后,拉卡拉又被曝光出现了问题。在春天来临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社区O2O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是模式的问题还是创业团队的问题?难道社区O2O真的就是伪命题吗?
“进社区”是社区创业者要面临的第一道坎,从线上切入多集中在零售商品的优惠力度上,从线下切入就必要经过小区大门(物业)。与物业或居委会合作,是方便之道,但如果你“上头有人”,自然更好!
O2O是一个比较重的服务,尤其考验线下的推广营销能力。这一点大家应该深有体会,比如在北京,几乎每个主要的小区入口都有O2O产品的地推营销,也不乏大公司旗下的产品,这一点也是绕不过去的。
作者从信息、电商、物流、支付、金融、广告、科技、上门、软件、门店、上市、社交、家装、房产、汽车、废品、会所、养老18个方面简要阐述了社区O2O的尴尬与收益,其中对废品、会所、养老等领域的观点很是新颖。
“O2O”其实本质是通过信息工具来解决吃饭、洗衣、商品送货上门等生活化的服务。服务是整个社区O2O的最关键条件。因为整合社区生态网中,可连接住户与住户之间的唯一桥梁就是服务,过去物业作为社区的基础配置,但现今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