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谷歌纷纷入局“分秒云”时代,微软却自称是“先行者”?
随着用户需求的改变,以及技术的更新迭代,巨头之间的竞争从来都不是“稳坐江山”的。亚马逊率先提出按秒计费的模式,但谷歌却最先实施,而微软却又称自己是“先行者”。可见,巨头都纷纷入局“分秒云”时代,但最大的受益者仍是用户
随着用户需求的改变,以及技术的更新迭代,巨头之间的竞争从来都不是“稳坐江山”的。亚马逊率先提出按秒计费的模式,但谷歌却最先实施,而微软却又称自己是“先行者”。可见,巨头都纷纷入局“分秒云”时代,但最大的受益者仍是用户
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投行预计,亚马逊在2025年之前将实现16%年复合增长率。云计算服务、人工智能,以及物流是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从西雅图一家互联网书店起步,亚马逊在零售、物流、消费科技、云计算、媒体5个行业里成重要力量。
4月28日消息,亚马逊今日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数据显示,亚马逊第一季度净营收为35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91亿美元增长23%;净利润为7.2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5.13亿美元增长41%。
4月6日消息,亚马逊中国今日宣布亚马逊海外购与亚马逊日本站点正式实现对接,来自亚马逊日本站点的13000多个品牌、近85万件海外货登陆亚马逊海外购商店。亚马逊Prime会员服务也将于近期涵盖来自亚马逊日本站的选品。
2017年云服务市场进入白热化,腾讯云的1分钱竞标让政务云市场出现搅局者,华为云的大力进军也让市场玩家拉响市场警报,“价格战”是否会是2017年云服务市场的新常态?
如果投资Iass云计算项目,企业对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IRR)为25%。如果投入100万,即使是每年都有20%的收益,而且还利滚利,5年后的收益差不多有250万左右,也难怪IT厂商会纷纷去做云计算。
如果缺少了量化的数据,那么我所凭借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下面这些定性的内容上:产品、市场、团队、壁垒,以及时机。有些时候我们花很长的时间去验证它们,有些时候却需要凭借着我们的直觉去把握它们。
虽然知道迁移的好处,但也要认识迁移到云的风险。首先要做选择题,AWS这样的公有云提供了显着的成本效率,但数据安全是问题。组织并不知道数据存在哪儿,是如何备份的,或者谁可以访问这些数据。
在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宣布成立公有云Cloud BU和投入2000人后,不由得反思华为在公有云市场的落后,在阿里云、腾讯云在市场进一步强化地位,留给华为追赶的时间还有多少?
在2010年以前,Rackspace的公有云业务一直保持在100%以上的增速,2010年之后,当公有云业务收入突破1亿美金后,增速陡然放缓,最后Rackspace还是在公有竞争中黯然出局,私有化转型寻求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