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的大风刮到了餐饮界,便利店和商超正在玩什么新花样?
无论是世界零售巨头,还是开过但又撤出的中国零售大鳄,都争相推出便利店零售餐饮业态。中央工厂对零售餐饮化的助攻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助攻密集选址的规模扩张;助攻鲜食保障;助攻输出标准。
无论是世界零售巨头,还是开过但又撤出的中国零售大鳄,都争相推出便利店零售餐饮业态。中央工厂对零售餐饮化的助攻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助攻密集选址的规模扩张;助攻鲜食保障;助攻输出标准。
融资并购:①和合谷再获弘毅投资5000万元;②麻辣诱惑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行业资讯:①呷哺呷哺2016年净利润3.68亿元;②全聚德拟收购汤城小厨。 专家观点:“7-Eleven之父”铃木敏文揭秘其便当畅销的背后逻辑。
过去两年,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零售业一直处在艰难转型的寒冬。原有实体店关店,或许不是因为项目不好,而是遇到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所以遇到挑战。究其原因,无非因为缺乏对商品、客户的管理,丧失了零售业的基本功能….
作为在美国起家的零售业标杆,从濒临破产到全球第一,7-11一路崛起的背后,日本便利店之父铃木敏文究竟用了什么秘诀造就了7-11的今天?而目前我们熟悉的在中国内地不同地区的7-11店,又与其日本公司或是美国公司有没有关系?
目前,美团点评、外卖三巨头对餐饮业的利润收割已经接近完成,互联网早已不是威胁,而是实实在在的坐稳了餐饮业的下游,坐收渔利。此时此刻,餐饮业最大的竞争威胁,不再是来自产业链上的竞争者,而是来自跨界企业的正面竞争。
7-Eleven日本公司8000多名员工,2016年创造了近百亿人民币的利润,人均创造利润接近120万元人民币,堪与阿里巴巴比肩。从濒临破产到全球第一,7-Eleven一路崛起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诀?答案是共享经济。
目前上海便利店有三股力量:外资便利店、内资便利店与传统杂货店。上海本土便利店当前所面临的唯一问题,不是租金不是成本不是人才不是电商,更不是外资的强势推进,而是自身正在丧失求知欲与上进心。
一面是身边7-ELEVEN时不时消失不见,一面是战略层面的快速扩张;一面在国内坚持不做电商,一面在国际上O2O强化。看似存在着矛盾的7-ELEVEN,到底是步调紊乱还是策略使然,是自信还是固执?
三全食品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7月15日复牌,全资子公司三全鲜食于7月14日与饿了么签订《业务合作协议》,双方拟在O2O领域共同发展互惠共赢。三全O2O想做午餐时公司里的711,不成功,大不了继续做食品里的富士康。